时间:2025年07月29日 14:02
来源:北大荒集团黑龙江创业农场有限公司
作者:潘爱龙
点击量:
本网讯(潘爱龙)眼下正值水稻孕穗生长的关键期,创业农场抓住连日晴好天气推进的水稻飞机航化作业已近尾声。一架架农用飞机掠过万亩稻田,细密的药雾带在碧浪翻滚的稻田间舒展,雾化的杀菌药剂与叶面肥如甘霖般浸润每一片稻叶,这场精准高效的 "空中护航",正为58.8万亩水稻编织着丰产保障网。
清晨的稻田上空,AT-802 农用飞机引擎轰鸣,机翼下喷出的药雾在阳光折射下泛起微光。雾化后的药液似细雨般均匀附着在稻叶上,既确保了养分精准送达,又最大限度减少了对黑土地的扰动。这场"空中作业"的背后,是农场提前谋划的系统部署——早在6月中旬,农场便召开专题研讨会,敲定航化作业实施方案,从药剂配比、飞机调度到地面导航,每一个环节都制定了标准化流程,配套开展的技术培训更让农机手们熟稔于心。
在作业现场,农机技术人员手持平板电脑,对着GIS电子地图反复校准航化路线,屏幕上跳动的坐标与田间插立的彩色标识旗遥相呼应,形成双重精准导航系统。"这片三角地带刚完成补喷,现在要确保相邻地块衔接处不重不漏。" 技术人员指着地图上的绿色区块介绍,管理人员与种植户组成的巡查队正沿着田埂细致检查,记录着每块田的航化时间与药液附着情况,确保 "航化一户、回访一户、达标一户"。
"航化作业在建三江扎根十多年,每亩地成本比人工节省30%,防治效率却提升20倍。" 农场农业生产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算起效益账,飞机航化的雾化粒径控制在80-150微米,药液利用率超85%,在稻瘟病高发期能实现全域同步防治。这种"空中作业"模式不仅让黑土地少受机械碾压,更能在72小时黄金防治期内完成全域覆盖,较传统方式减少3次用药量。
"450亩地一天就航化完毕,比自家雇人喷药省了三天功夫!" 第一管理区种植大户路国海站在田埂上,轻抚着油亮的稻穗笑得开怀。他手机里存着历年收成记录,航化作业实施以来,水稻亩产年均提升 5%以上,"农场统一调配的飞机比自己找的设备专业,药剂配比也有技术人员把关,咱只管等着秋收增产。"
据了解,今年,创业农场调配的3架专业机型正开足马力作业:两架AT-802固定翼飞机单次载药量达3.2吨,直升机则专攻地块边角区域,晴好天气下日均作业总面积突破8万亩。截至7月25日,58.8万亩水稻已完成首遍航化,第二遍作业将在7月30日前收官。这场跨越半个月的"空中守护",正以科技赋能的方式,为黑土地上的金色希望筑牢根基。